李厚辰:在常识瓦解的环境下,重建对话和反思的土壤 | 青年,虽然但是
*封面图注:选自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《鹳鸟踟蹰》,在巴尔干半岛四分五裂之时,仍有工人在边境搭建天线,连接被战乱分离的故土,重建沟通的桥梁。
转载《青春很美好,青年却可以很坏》之后,我们在评论区和后台私信收到了几乎一边倒的差评和谩骂。我有点惊讶地看到,一些评论者的遣词造句,犹如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,容不得任何对话和商榷。
可以理解,年轻人愤怒背后所处的情境,可能是加班许久之后好不容易在假期“睡会儿觉”却无缘无故被调侃,也可能正处于自己无论多么辛苦工作,也看不到盼头的挫败感中。
这些处境和心境,我们不仅理解,而且一直不断尝试去发问和探寻。我们去关注「青年现场」,看见找工作的、找房子的、找“附近”的年轻人,寻找普通人的力量;报道「青年行动」,去分享那些相信生命可能性,寻求解决办法的年轻人故事;我们作为「问题青年」,也在不断连接各种思想资源,去解释这个时代与青年的爱与怕,探讨行动的可能性。
我感到不解的是,为什么文章中一些常识性的提醒,例如“青年可以很坏”,会引起一些人如此强烈的情绪?为什么文章中有价值的观点,例如“是在‘致敬’的舒适区中浑浑噩噩,还是在纵容和教唆中失去理性,亦或是在‘学而时习之’的审慎自省中成长,青年朋友们都有选择的机会”,不能被当作反思的资源?
转载这篇文章恰好在事先约好和李厚辰录制播客日期的前一天。我和李厚辰说了这件事,行动力惊人的他,当晚在翻电听众中就“张军挨骂”一事做了一个调查,第二天一早我们录了这期播客。
这期播客中,李厚辰讲到了互联网是常识瓦解的环境,反思不会凭空发生,需要对话和综观的土壤,最后引用尼采的“怀疑、豁达、实验、自立”,提出了他看到的希望路径。
在回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,整个对话中,我一直在被李厚辰所描述的现实情况所“打击”,并且不愿意去接受,现实与我的希望背道而驰。他不断在向我描述和解释,网民是怎么想的,是什么情境。讲述的时候,他没有抱怨,而是全盘接受了这就是现实。李厚辰对于翻电的反思和行动策略的调整,恰恰是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,面向现实、并寻求解决的。我在想,我为什么没有区别现实和自己的希望(wishful thinking)?是现实那么难以被看见吗?还是自己缺乏面向 truth 的勇气?
by Lisa
🎙️
【收听指北】
02:44 从“张军挨骂”说起
05:30 李厚辰连夜在翻电听众中就“张军挨骂”事件做了一个调查,结果让他感到惊讶
11:05 "挂路灯"式用语违背了什么常识,会带来哪些隐忧?
18:57 为什么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毫无同理心和同情心,不去顾及对方是具体的人,有其所处的具体情境?
20:05 我们不能假设“追求真理”是人的本能
25:47 是先有开放的心态,才有对话的发生;还是先有对话的环境,才有开放的心态?
29:00 如何塑造一个对话的环境?
36:06 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常识瓦解、对话缺失的环境
42:50 在做翻转电台的这些年后,李厚辰有了哪些思考与转变?
47:48 反思和综观,与青年有着怎样的联系?
51:45 青年已死?那么去做一个好中年也不错。
55:24 如何做一个好中年,以及怎样的状态是“坏“中年?
01:05:27 尼采提出的人生四个阶段,或许能带来希望的路径,而不必纠结青年or中年
编辑 | 阳少
剪辑 | 小黎
排版 | 小七
设计 | Sam
《林红 x 方可成:警惕谄媚和爹味话语,还原青年的主体性和主动权 | 青年,虽然但是》
「问题青年」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。我们相信,提出问题,是一切改变的开端。我们将邀请来自青年文化、学界、媒体等不同领域的朋友,来聊聊我们的爱与怕。从青年的发问出发,探讨行动的可能性。